Physical Address
304 North Cardinal St.
Dorchester Center, MA 02124
Physical Address
304 North Cardinal St.
Dorchester Center, MA 02124
在戀愛的世界裡,我們常聽到「感覺最重要」這句話。但如果一個人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感覺裡,卻忽略了對方的感受與客觀現實,那麼結果可能會變得荒謬又遺憾。這就是今天這位母胎單身學長的故事。
在戀愛的世界裡,我們常聽到「感覺最重要」這句話。但如果一個人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感覺裡,卻忽略了對方的感受與客觀現實,那麼結果可能會變得荒謬又遺憾。這就是今天這位母胎單身學長的故事。
他在當兵期間遇到一位熱情主動的學妹,曖昧兩個月,卻錯過了對方拋出的「確認關係」的球。三個月後終於見面,他卻因為私人情緒遷怒學妹,讓原本可能發展的戀情徹底破裂。學妹最終選擇封鎖他,他卻花了四年才「有一點」走出來。這是單純的戀愛失誤?還是大感覺家的一場自我催眠?就讓大叔與妹子一起剖析一下這位大感覺家的心情。
前情提要:原文已刪,可以先看過這篇回覆文章內的備份
故事的起點是在學長當替代役期間,他接待來訪的學弟妹,並對其中一位活潑可愛的學妹留下深刻印象。學妹不僅主動加他臉書,還天天問候、傳送貼圖,這讓學長以為自己遇到了命中注定的戀情。
💭 大叔: 女生主動要聯絡方式,多半表示有好感。
💭 妹子: 但不能確定對方想發展成戀愛,這可能只是善意或習慣。
學長卻沒有多想,開始在心中構築一段「即將成真的戀愛」,把學妹的行為解讀成「她對我有意思!」然而,真正的問題不是學妹主不主動,而是學長後續的應對方式出了錯。
兩個月後,學妹發出了一句關鍵性問題:「你是我的誰?」這可能是她拋出的確認關係的球,期待學長能明確表態。但學長卻選擇「含糊帶過」,沒有正面回應。
💭 大叔: 這是一個絕佳的機會,錯過就等於放棄!
💭 妹子:這是學妹在逼學長表態,學長沒接住球,機會就這樣流失了。
學長的猶豫,可能來自於他的謹慎,或者是母胎單身帶來的缺乏經驗。但對學妹而言,這種不確定感就是一種拒絕。對於大多數女生來說,當她們鼓起勇氣暗示關係時,得到的回應卻是模糊不清的話語,往往只會讓她們選擇退場。
時間來到三個月後,兩人終於有機會見面。但學長卻因為與室友吵架而心情不好,結果把這份不滿發洩到學妹身上。這是兩人相處中最忌諱的行為之一——把自己的情緒問題強加給對方,期待對方無條件接受。
💭 妹子: 學妹是來約會的,不是來當你的情緒垃圾桶!
💭 大叔: 對於剛開始發展的關係來說,這種行為簡直是戀愛自殺。
結果可想而知,學妹在見面後,正式表態:「我們還是當朋友比較適合。」這句話其實已經說明學長沒機會了,連曖昧都沒有,,因為在她心中,這段關係已經夠了。
學長對這段「未開始的戀情」並不死心,在學妹提出「當朋友」後,仍不斷傳訊息試圖挽回,甚至搬出「母胎單身」當作自己行為不當的藉口。
💭 大叔: 「母胎單身」現在是補血詞,不是扣分詞?
💭 妹子: 這是社會新鮮人犯錯時說「我是新來的」的戀愛版!
學妹最後受不了,選擇封鎖學長。但學長並沒有就此罷休,他還找共同朋友幫忙勸說學妹復合。然而,這位共同朋友卻選擇站在學妹那邊,讓學長徹底崩潰,甚至氣到與這位朋友終止往來。說明了學長根本不願面對現實——這段感情已經結束了。
時間來到一年後,學長依然無法接受「沒交往就分手」的事實,於是找來一位「情場高手學長」請教。這位高手給了三點建議:
💭 妹子: 學長最大問題不是這些,而是戀愛觀太過偏差!
💭 大叔: 這種建議雖然有道理,但對這個案例來說完全不是核心問題。
更令人驚訝的是,學長在這之後,還花了四年時間才「有一點」走出來。這樣的執念,讓人不得不懷疑,他愛的究竟是學妹,還是自己幻想出來的戀愛劇本?
學長在總結時認為:「女生提的分手理由往往是假的,只是為了敷衍對方。」這種說法忽略了一個重點——為什麼女生需要敷衍?
💭 妹子: 如果女生需要捏造理由,那通常是因為她不敢說真話,怕對方無法接受。
💭 大叔: 有時候,女生選擇一個「你能接受的理由」,而不是「真正的理由」,是因為她怕你玻璃心碎滿地。
學妹已經說得夠直白了:「你的關心對朋友來說還好,對我來說很有壓力。」這其實就是最真實的分手理由。如果連這句話都聽不懂,那才是真的該檢討。
每個人生命中,都可能會遇到一個「大感覺家」,他們完全活在自己的感覺裡,認為自己的情緒與戀愛觀就是世界的中心。然而,感覺再強烈,也不能當作事實來運作。
這位學長的問題,不是學妹,而是他對戀愛的幻想。他錯過了機會、誤解了關係、忽視了學妹的感受,最後還把分手當成一場悲劇來演。這故事絕對不是在教訓「母胎單身的人」,而是「戀愛需要尊重與回應」。
👉 學習戀愛,不是用時間來堆積感情,而是用溝通與理解來經營關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