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P40/ 《大感覺家》你的感覺是真的,但那不是事實 feat. 年收兩百萬的萬千鄉民

這位年薪突破 200 萬的女性列出了一系列對未來伴侶的要求,無論是年收入、身高、外貌還是生活習慣,都有著相當高的標準。這篇文既讓她受到讚賞,也讓她成為網路攻擊的目標。

之前,一篇來自 PTT 的高收入女性徵友文引起了極大的關注。這位年薪突破 200 萬的女性列出了一系列對未來伴侶的要求,無論是年收入、身高、外貌還是生活習慣,都有著相當高的標準。這篇文既讓她受到讚賞,也讓她成為網路攻擊的目標。

究竟為什麼這樣一篇理想生活的描述會引起這麼大的反應?這篇文章背後又蘊含了哪些社會與性別的討論?大叔與妹子各自站在自己的觀點一起討論!

原文已刪,可以看這篇回文中的備份


💸 高收入女性的徵友條件,合理嗎?

這篇徵友文的作者是一位 30 多歲的女性,年收入超過 200 萬,外貌自評 80 分,並強調自己不想要小孩,希望對方是年齡相仿的公司高管,且年收入也需達到 200 萬以上。她的徵友條件包括希望對方身高 180 公分以上、健康、俊美,並能夠有共同的生活興趣。她甚至強調自己是女權主義者,講求公平的共同負擔,並提出自己不願照顧對方父母的立場,解決方案則是雇用人員來照顧長輩。

對於這些條件,大叔和妹子都有著不同的看法。大叔認為,即使沒有高收入,也能提出類似的徵友條件,因為每個人都有追求理想生活的權利。妹子則強調,這篇文章其實並非單純的徵友文,而是這位女性在描述她對理想生活的設想——一個沒有父母責任、彼此平等互助的生活。

🤔 女權主義者的標籤:為何這樣的身份成為攻擊的焦點?

其中一個討論最多的部分,就是原 PO 自稱女權主義者。妹子認為,在台灣社會中,「女權主義者」這個標籤往往被與極端女權或「台女」等負面形象劃上等號。這樣的標籤讓不少人對文章內容產生偏見,將其視為一種過於強勢或不切實際的要求。大叔也表示,女權主義者往往會面臨社會的不友善,這篇文章無論怎麼寫,都無法避免這樣的反應。

然而,妹子認為,女權主義者的自我定義並不等於要求別人無條件承擔責任。原 PO 的徵友文其實強調的是共同負擔的理念,而不是單方面的享樂。

💬 物質與精神條件:一場高收入與理想生活的博弈

在節目中,妹子提到,如果自己有高收入,也會提出類似的高標準條件。她指出,精神條件的滿足有時候可以超越物質條件的不足。她以自己不記帳的生活方式為例,強調即使收入不高,只要能夠過上自己理想的生活,精神層面的滿足同樣重要。大叔則表示認同,認為妹子的生活方式非常像十分鐘的亞洲富豪,透過短時間內大量消費,達到精神生活的高品質。

🏠 生活的藍圖:不只徵友,還是自我實現的宣言

妹子認為,這篇徵友文不僅僅是在徵友,更像是這位女性對未來生活的藍圖。她所列出的條件,看似高高在上,但也許只是她心中理想生活的具象化表達。這些要求,包含了希望找到一位擁有相似生活目標的伴侶,並且能夠共同享有美好生活。大叔則提出,這篇徵友文或許表現出了這位女性的自信與獨立性,並未以低調或謙虛的方式表達自己的需求,這也是它引發討論的原因之一。

💡 社會偏見:為什麼女性賺得多反而成為負擔?

另一個引起網友關注的焦點是原 PO 的年收入。許多回應質疑她是否配得上自己開出的條件。妹子則認為,這種質疑反映了台灣社會的父權結構,女性即使擁有相當高的收入,也常常面臨更多的指責與挑戰。她指出,當男性擁有高收入時,他們的要求會被認為是理所當然,但女性的高收入卻常常成為被批評的理由。這種現象正是社會對性別的雙重標準,尤其在婚戀市場上尤為明顯。

大叔則指出,按照台灣的傳統觀念,年薪 200 萬的女性應該要找一個年薪更高的對象,而這也是現代社會中對門當戶對的期待。他認為,這篇文的作者無意炫耀,只是提出了門當戶對的合理要求。

🤷‍♂️ 破除「高收入男性就必須找年輕妹子」的迷思

在節目的最後,大叔和妹子討論了一個有趣的問題:條件好的男性是否一定會尋找年輕女性。大叔認為,年收入更高的男性,尤其是富二代等群體,或許會選擇年輕女性作為伴侶,因為他們可以不在意對方的經濟能力,完全依照個人喜好選擇對象。然而,對於年收入 200 萬的男性而言,他們更多的是會尋找一位互相扶持、共同進步的伴侶,因為這時代的兩百萬根本不到頂尖。


結語:勇敢表達自己的理想生活

總結來說,這篇徵友文其實是一位女性對理想生活的真實呈現,無論是對愛情、家庭,還是對自身生活的追求,都蘊含了她的獨立性和自信。然而,當這樣的表達觸及到傳統社會的底線時,它便會引發激烈的討論。無論我們認同與否,這篇徵友文揭示了當代女性在追求愛情與生活的過程中,所面臨的挑戰與困境。在這個充滿偏見與雙重標準的社會中,也許每個人都應該有勇氣去表達自己的理想,而不必畏懼他人的眼光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